地址: 台北市逸仙路二十六巷七號地下樓
聯絡電話: 886-2-27580568
傳真: 886-2-27290273
電子信箱:dptrc-ctr@sinotech.org.tw
核心技術名稱:都會區環境地質調查及防災規劃

一、關鍵挑戰Challenge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及颱風豪雨所造成災害不斷,為有效管理山坡地開發利用及預防坡地災害的發生,各級單位相繼辦理都會區環境地質調查及山坡地環境地質資訊系統建置。本社主要承攬臺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山坡地環境地質調查及系統更新計畫,本計畫自民國100年至101年分兩期辦理臺北市環境地質資料庫調查更新計畫,100年度(第一期)辦理調查臺北市文山區、南港區、信義區、大安區、及內湖區等行政區之環境地質資料及更新臺北市環境地質資料庫。101年度(第二期)持續辦理調查臺北市北投區、士林區、中山區及內湖區等行政區之環境地質資料,並更新臺北市環境地質資料庫。本計畫冀望能透過資料調查更新,提供公務部門在山坡地防災、開發審議及都市計畫規劃上判斷參考。並使市民或山坡地開發單位能瞭解臺北市山坡地地質環境,避開地質敏感地區之開發利用,以減輕或預防臺北市山坡地地質災害發生,進而達到提供市民安全及永續坡地居住環境之目標。

二、流程Process

本計畫參考與綜合88-92年「測繪臺北市五千分之一環境地質圖及建立環境地質資料庫計畫」及95-97年「臺北市環境地質資料庫更新計畫」之更新方式,將計畫相關之內、外業工作分為九大工作區塊如下,工作流程如圖1所示:
1.    相關資料蒐集與基本底圖更新。
2.    地質災害判釋、更新與查核。
3.    環境地質圖資更新及圖版製作。
4.    山坡地老舊聚落地質安全評估。
5.    山坡地環境地質資訊系統更新維護。
6.    地質鑽探資料及系統建置。
7.    山坡地環境地質智慧型行動電話網頁查詢系統建置。
8.    臺北市環境地形單元建置。
9.    教育訓練及技術轉移。

圖1. 計畫執行架構圖

 

三、關鍵技術

(1)地質災害遙測影像判釋技術

(2)地質災害現場調查技術

(3)資料倉儲建置技術

(4)智慧型行動電話查訊App開發技術

 

四、成果Result
本計畫將環境地質類型分類為:山崩(落石、淺層崩塌),地滑(弧型滑動、平面型滑動),土石流,活動斷層,順向坡(順向坡、推測順向坡),河岸侵蝕,向源侵蝕,溝狀侵蝕,地下礦坑開採區,棄填土區(崩積或土石堆積區、煤渣堆積區、人為挖填、其他礦渣堆積區)等10大類,並製作1/5000比例尺之環境地質四大主題圖資。

1. 1/1000環境地質圖資更新
環境地質圖災害類型及因子更新,先以多期衛星影像與航空正射影像進行室內判釋,依據多期影像比對山崩與地滑的範圍及植生復育狀況,針對影像判釋差異點進行現地查核,再以4m×4m DTM 產製之等高線為底圖,套疊路網、水系、建物等,最後以1/1000比例尺製作數值地形圖,如圖2所示。

圖2 1/1000環境地質圖

2. 1/5000環境地質圖資更新
1/5000環境地質圖主要包含環境地質災害類型及因子與地質圖資等資訊,如圖3所示。

圖3 1/5000環境地質圖

3. 1/5000坡度圖資更新
本計畫係採用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提供之4m×4m數值地形,使用自動化程式運算各基本網格之平均坡度百分比,將平均坡度百分比依水土保持法分為七個坡度分級,進行數值地形模型(DTM)分析,如圖4所示。
 

圖4 1/5000坡度圖

4. 1/5000山崩潛勢圖更新
本計畫專家分析方法為基礎,套疊本計畫產製之斜坡單元來呈現山崩潛勢區域。其優點為每個斜坡單元與地形地貌可互相吻合,有利於主管機關進行坡地災害管理。如圖5所示。
 

圖5 1/5000山崩潛勢圖

5. 工程應用價值
(1)坡地防災、開發審議及都市計畫規劃上參考
(2)避開地質敏感地區之開發利用

五、與其他核心技術關連性
1.    DE0301-遙測影像分析與判釋技術
2.    DM0202-土石流風險評估與災害管理
3.    DM0201-豪雨誘發山崩潛勢評估技術

六、成果發表
1.    楊樹榮、鄭錦桐、冀樹勇、紀宗吉(2011),「各國國家型山崩潛災計畫概況」,中興工程季刊,第113期第55~66頁。
2.    楊樹榮、林忠志、鄭錦桐、潘國樑、蔡如君、李正利 (2011),「臺灣常用山崩分類系統」,第十四屆大地工程研討會。
3.    林裕益、李正利、楊樹榮、鄭錦桐、冀樹勇 (2011),「臺北市與香港坡地管理策略比較」,2011年中華水土保持學會年會及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