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台北市逸仙路二十六巷七號地下樓
聯絡電話: 886-2-27580568
傳真: 886-2-27290273
電子信箱: gerc-ctr@sinotech.org.tw
核心技術名稱:石門水庫集水區高精度量測及地形貌變化歷程之研究

 摘  要

       本計畫旨在利用高精度地形量測及遙測影像判釋技術,配合現地調查結果,以評估石門水庫集水區之整治成效及其歷年地形貌之變化。首先,針對過去石門集水區土砂災害歷史以及整治現況進行評析;接著,進行治理區域鄰近地貌變化測量及遙測影像資料之監測分析。最後,根據蒐集之水文、地文相關資料與數據評估集水區內地形貌變遷、探討土砂運移機制及防砂設施攔阻效果,並計算集水區土砂堆積量與產出量及其土砂貢獻度,藉以說明石門水庫集水區整體治理現況及釐清土砂產量之主要成因。
       
       茲將本計畫工作成果摘錄如下:(1)蒐集集水區歷年基礎資料,可有效掌握計畫區域之災害特性,通盤瞭解其致災原因及致災因子;(2)透過淺層崩塌厚度調查、地表沖蝕量調查及地面高精度高程量測等相關數據,皆能彰顯及輔以說明工程整治成效;(3)沖蝕針量測結果顯示裸露邊坡之土壤沖蝕深度最大,而以坡地整治區域沖蝕深度最小,其可說明橫向及縱向排水等邊坡整治工程設施,能有效疏解地表逕流量及加速排水,確保邊坡處於穩定及減緩土壤沖蝕狀況;(4)本計畫已完成判釋石門水庫集水區自1996年賀伯風災前到2008年薔蜜風災後,各期重大災害事件前後之崩塌地空間分布,該項成果可供分析各致災因子與崩塌地發生之關聯性,統計成果顯示坡度陡者、道路開發、斷層鄰近區域之崩塌地較易發生,藉此可供後續追蹤各項治理工程之成效;(5)經由各期LiDAR高精度數值地形差異量分析,可以發現六大優先治理區域,於95年至97年8月間土砂產量為217,964m3,97年8月至11月土砂產量已縮減0.11倍(約計26,150m3),尤以蘇樂治理區成效最佳,此區經整治後土砂產量大幅銳減約有14倍之多,且整治區域之土砂攔阻率可達7成左右,顯示整治工程確有成效及助益;(6)由土砂攔阻率與遞移率之估算,並配合衛星、航照影像判釋等結果,顯示新增之崩塌地已減緩且坡地趨於穩定,其位於野溪河道中之防砂設施能有效控制上游集水區之土砂產生量。
 
關鍵詞:石門水庫、地形變遷、LiDAR、土壤沖蝕、遙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