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處轄國有林班地上游集水區土砂產量調查與防治成效評估

核心技術名稱: 集水區土砂監測與分析評估遙測影像處理與分析

主持人:林伯勳  02-87919198#309 承辦人:許振崑  02-87919198#313

摘  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辦理轄管內國有林班地災害治理與管理迄今,所轄國有林班地範圍廣大,且各集水區所保全對象皆有所不同,其中石門水庫集水區各單位工程經費投注較多,且相關文獻資料及監測數據較具完整,故選擇石門水庫集水區作為整治成效指標性區域之探討範例。為完整且有效呈現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國有林班地工程自95至100年度六年整治計畫期間保育治理成效,透過蒐集並彙整其他公部門於石門水庫集水區歷年遙測及監測基本資料,以實質量化工程進駐後之治理成效。
茲就本計畫重要工作成果摘錄如下:
  1. 針對95-100年度「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國有林班地治理工程進行治理效益評估計算,結果發現無論單件工程或總體治理效益,其年益本比均可達1.0以上,未來可依本計畫效益分析方式,以快速評估林班地工程治理前效益,藉以提供工程設計規劃單位之參考。
  2. 艾利颱風後,以94年間之馬莎、泰利及龍王颱風林班地崩塌情況最為嚴重,約達500ha左右之崩塌面積,經第一階段整治計畫工程進駐後,發現96年8月柯羅莎颱風前之崩塌復育面積為184.1ha,且崩塌復育比為0.34%;而第二階段整治計畫後崩塌復育地面積已達228.8ha,崩塌復育比為0.42%,顯示林班地復育狀況持續穩定發展,逐年達成預期整治標的,並顯見林班地治理確有成效。
  3. 針對草本與木本綠覆率探討其復育程度,無論於人為治理與自然復育範圍皆以木本植種較佳。第一、二階段之人為復育率變化程度,於工程整治初期僅達16.32%,隨著坡面植生工程整治完成後,逐漸穩定上昇,100年防汛期後已增加至66.23%。
  4. 本計畫根據不同地表覆蓋之土壤沖蝕量抑制量比較成果發現,經植生加速復育邊坡約能降低至少49.5%以上之細顆粒土壤流失,且最大可達60.6%,顯示現階段林班地保育治理工程漸有成效。
  5. 針對治理前後之白石大崩塌實驗對照組之崩塌深度抑制百分比比較成果,工程進駐後崩塌深度抑制百分比高達82%,判斷該區治理有其成效。
  6. 本計畫選取評估土砂產量整治率之有效集水區,原則上為具有實際測量資料以及林務局工程進駐之區域,故僅有六個有效集水區可進行成效評估,結果發現,六個有效集水區之「土砂產量整治率」至少均高於70%,各有效集水區治理後相較於治理前之土砂生產量明顯大幅減少,整體上,六個有效集水區之土砂產量整治率平均為89%。
  7. 根據土砂產量平均整治率及治理前後降雨逕流因子,估算治理前後工程土砂防治量,約可達3,827,979立方公尺,符合石門水庫整治計畫項下兩階段所預期達成土砂防治176萬立方公尺之目標。
 
關鍵詞:石門水庫國有林班地、土壤沖蝕、土砂產量整治率、崩塌深度抑制百分比、土砂防治量。